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我的民谣

文青都喜欢来点民谣(folk songs/ballad),像我这种干啥都半吊子的semi-文青,也喜欢没事整点民谣来听(详见文首音乐),不过此民谣仅仅限于我自个儿爱好偏向听的。比如说自己前一两年很迷的陈鸿宇…和他的御用作词人唐映枫。从当时的《理想三旬》入坑,到网易/新浪微博再到阿里星球,后来到NOW现场…结果后来没去成陈叔的专场,买了张成都小酒馆谢春花的票。所以说我这种女生也是很可怕的存在,就是自己真想知道点啥事儿,巴不得把人家微博翻到第一条,各个平台的音乐信息和演出都了解完,后来因为演出地点和时机不合适的,都能随时转化成隔壁的墙头草。简直是那时的我认真喜欢和随便起来连我自己都怕。

之所以想写点啥,除了是想试试微信功能之外,还因为刚刚不小心看到‘我们的民谣与诗’今日推送的”理想的下午”——词人唐映枫。瞬间有点熟悉,思绪被自己拉的很远。其实很久没有再去翻看这些那些的微博。想想那会自己也是很神奇(很傻很天真),因为大冰的书和音乐,就去大理某青旅当了一个月义工,因为觉得农历新年大冰肯定会回去丽江的小屋,可最终还是觉得美好的想象就够了,真正了解了这些路上的民谣独立音乐人,最后多半是失望的,虽然最后还是在广西某场百校畅聊近距离听大冰摆了一晚上;后来挺喜欢某青年作家,但是年龄就快过了喝鸡汤的时候;还喜欢胡德夫/老陈和春花,去年还一个人傻乎乎地去了胡德夫在成都西西弗的活动,光是想想以前随意这些那些的瞎折腾就觉得心累。真的是,自己折腾起来连自己都怕。

其实老唐作词除了听着看着都很美,很有画面感之外,就剩下一种感觉:舒服。有些歌或者词打动你可能除了它本身的灵性之外还有能引起你共鸣甚至影响你的状态什么的。但是唐映枫这种应该是属于自己就觉得写词很舒服,自然而然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很舒畅很平和的样子。倒也不是真的想传达一些什么东西,除非呢你非得过度解读些什么的出来。个人觉得生活本就是一张网,简单又复杂,连自己听首歌都要去不自然的受感染一下,那真的是我丁点儿都不愿意。但除了自己喜欢的所谓大陆民谣之外,感觉还是其他更火的大陆民谣在音乐里寄托的东西太多,当然这或许就是民谣本身的特点,传达大众内心得情感,表现民间的生活状态。所以我说我只写自己偏好的歌谣,适合过度解读的民谣,就像走在路上的人,行李都太重。光看着也会觉得累。

台湾的胡德夫也是自己很喜欢的,简直符合自己内心对民谣的设定。就像之前说的不偏好适合过度解读的民谣歌曲。偏好的民谣设定应该是像老胡《太平洋的风》/《牛背上的小孩》这样的民谣,把自己的对乡下家乡和小时候的日子无限想念和热爱,就觉得是一种大爱和赤诚吧,纯净有透明,丝毫没有压抑。想起那会跑去看他宣传自己的书时候,就看着那么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件白棉衬衣,一束白光打向弹奏钢琴的他,你都不觉得这就是这么一位对家乡和童年赤忱老人,就是一位奔跑在小时候路上的孩童。歌声悠扬,牧童路上。

我就喜欢乡村乐曲,就像喜欢看无数遍《岁月的童话》,想想这似乎也算是自己理解的大陆民谣和台湾民谣些许的不同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我的民谣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